第四百零一章,我现在有的是钱《从行星总督开始》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从行星总督开始 > 第四百零一章,我现在有的是钱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四百零一章,我现在有的是钱

第402章,我现在有的是钱
商延文在忙碌于帝国税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有一件想做的事情。
那是他在飞翼星的时候,结合自己所学,以及过去经历,为自己的家乡设计了一些可以发展的产业,以及相应的发展具体策略。
而这次他回来,看见故乡已经发生了太多的改变了,他之前的很多想法,谈不上‘设计’,更贴近于‘瞎想’,跟绿蜂街区现在的状况,根本不相符。
但他也并未沮丧,更没有着急。
在为了帝国税而忙碌的过程中,他也更加熟悉了已经发生了如此之大变化的街区,调查了很多实际情况。
他不断的推翻自己的方案,以街区的现状为蓝本,更结合实际的重头做了一份。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松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清点税务情况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最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出现。绿蜂街区有四十二万人口,而在过去一年,绿蜂街区各类物资的总产值,有三十九万税币。其中的大部分,被本地人口消费掉了。
这些价值产出,通过货币和交换,变成了房屋,变成了食品,变成了家具电器,变成了纺织品,变成了医疗费用……在街区本地切实的提升了民众的生活水平。
医疗水平还不够高,家具家电还不够多,食品类型不够丰富,纺织品不够时尚,哪怕是大兴土木建造的房屋,其实数量也有些不够,好些个应该被分房的民众,还在排队。
绿蜂街区人均消费0.85税币,这不算很好的生活水平,但绝对是过得下去的了。
街区政府其实从年头的时候,就开始为帝国税做准备,预留了价值四万税币。其构成部分,主要是一些初加工的原材料、纺织品和联盟币现金。
帝国承认的实物很多很多,但并不是一切物品。随便生产一把菜刀、一张桌子什么的,帝国理都不理你。更别说,一些服务业,比如星球内的商业、建筑工、运输业、医疗行业之类的,他们在星球内当然也创造了价值,但是却没有东西交税给帝国。
商延文曾经看过一份老的报告,科罗嘉在瘟疫战争之前的那一百年间,人均消费其实只有0.3税币的样子。这是个勉强饿不死人的水平;科罗嘉的人均产值更是只有0.5税币左右的样子,只有帝国最低人均标准的一半。
这也是科罗嘉人们,人均要付出了0.05的税币作为帝国税,然后再顶着1%的概率被抽成人税征走的本质缘故。
这就是绿蜂街区本地41万人口,总产值39万税币,消费35万,4万拿来交税的本质逻辑。
而帝国税的部分,也不用担心。
真正的帝国税,不用他们担心,那些大工业产区会拿出来,更上级的政府会统筹规划;在运输上他们帮忙了,也输出了建筑队给别的工业区建房子,获得了联盟币,这本质上就是他们付出的劳动价值,并且是得到联盟政府的认可的。
毕竟,联盟政府在交帝国税的时候,帝国税官可不认你什么联盟币。在帝国眼里,货币只是废纸一张,他们只认完税证明,也就是税币,或者是实物。
当然了,这只是商延文对自己的绿蜂街区观察的结果。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