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撒钱年会《我得给这世界上堂课》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我得给这世界上堂课 > 第452章 撒钱年会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452章 撒钱年会

陈梦婷从未见到过如此惊人的速度。
自己刚确认了哪幢写字楼没有十分钟,便看到了一辆辆贴着【鸟巢装饰】的面包车上,下来一个个工人。
工人们一边拿出脚手架,一边在负责人的指挥下,从面包车上拿下了一块块广告牌。
广告牌上分别写着【盛腾科技】与【博世科技】。
一切来得是如此之快,快得令人猝不及防,一度令陈梦婷目瞪口呆。
她看着这些忙碌中,却有条不紊的工人。
一年时间,参与了一场场国内外的装饰工程,【鸟巢装饰】的专业性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层次。
“陈总,你要留下来跟设计老师聊一聊【博世科技】的装饰吗?如果没有特殊的意愿,那么便按照常规的来……”
就在陈梦婷错愕的时候,张胜转过头笑眯眯地看着她。
这一刻……
她才想到了自己的来意。
……………………………
陈梦婷走进了办公室。
实际上……
除了汇报今年【博世科技】的业绩,以及参加公司年会以外,更多是为了汤武的个人原因而来的。
这一年……
【博世科技】旗下【博世电瓶】销售额破10亿,但利润,其实并不算高。
刚开始是30%左右的利润,后来,市场越来越卷,利润越来越低,10亿的销售额,最终到手只有2亿左右的毛利。
2亿左右的毛利,扣完税再分一波,纯利润大概也就1个亿左右……
但,这并不是最终的利润。
汤武的实验室的研究,已经毫无节制了,短短半年时间,就花了五千万……
五千万。
但研究出来的成果,却都是无法使用的失败品,相当于,五千万全打水漂了。
“我认同汤老师的研究,汤老师也为我们的【博世电瓶】创造了更多的利润,但是……我意识到,汤老师走了一条偏离市场的路……”
“我们【博世电瓶】的成功,是我们在铅酸电池里,往前走了一步,以产品取胜,但,新产品的红利,我们只吃了几个月,市场上,【威能】、【立威】等电瓶,已经在铅酸电池的领域里,已经赶快我们了……今年12月份,我们【博世电瓶】销量近乎是腰斩,对方跟我们打起了市场价,以更好、更安全、价格更低的电瓶跟我们打,而我们,只能被动得降价……”
“我几个月前,我跟汤老师研究过,我希望让汤老师能在铅酸电池里,再行突破,但汤老师却告诉我,他已经不再准备研究任何的铅酸电池了……”
“我跟汤老师说市场,但,汤老师完全说不通……执意要往锂电池的方向研究……”
“张总,我知道锂电池可能是未来的趋势,但2010年,我们国产电瓶车产量超过2800万辆,其中锂电池自行车占70万辆,仅占2.5%,95%以上都是铅酸电池,锂电池投入的成本实在是太高,而且性价比极低,我们是靠着铅酸电池的方向起家,如果搭载同等体积的锂电池,价格要高三倍以上……”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汤老师的研究成果都是成功的前提下,五千万,今年五千万花下去了,汤老师在锂电池上的研究,依旧没有实质性的技术上突破……”
“……”
技术和销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冲突的。
技术想为产品带来更强的性能性突破,一意孤行地想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往更深层次一面突破。
他们不会考虑市场到底是否兼容的问题。
销售则是兼顾利润、兼顾市场,当意识到市场不对头的时候,陈梦婷极度渴望汤武的实验室,能研究出技术更强劲,价格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今年的上半年……
国产手机的崛起让这种矛盾隐藏了起来。
但下半年……
当华夏的铅酸电池市场越来越疯狂,大家都在卷价格战的时候,陈梦婷敏锐地意识到【博世电瓶】已经到达了极为危险的境地。
他们丧失了原有的、在技术上的竞争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地紧缩,利润越来越低,等到明年2011年的时候,她都不敢想这种利润到底低到了何种程度。
陈梦婷将自己的担忧告诉了张胜。
却见张胜只是默默地听着,并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
办公室里。
陷入了短暂地安静。
片刻之后,办公室传来了敲门声。
随后,汤武来了。
汤武看起来很狼狈……
脸上有几块烧伤的疤痕,眉毛没了一半,衣服虽然穿得整整齐齐,但实在是皱皱巴巴的,身上更是散发着一股难闻的酸碱味道。
走进来的时候,没有看陈梦婷,只是盯着张胜。
“张胜……”
“汤老师……”
“我差一点就能研究成功了,但是,我需要买新的仪器和设备……”
“要多少钱?”
“一千万,这是我的机器单,这些都是欧美进口机器……”
“……”
汤武毫不客气地坐在了椅子上,喋喋不休地跟张胜说着一些专业术语。
张胜认真地看着机器表,看到了上面有很多不认识的机器,不过,他并没有质疑,只是抬头看着汤武:“汤老师,晚上的年会,你不参加了?”
“我哪有空参加,现在项目正在关键的时候,我需要很多的时间……”
“哦,好。”
张胜并没有对着汤武说任何东西,只是点点头,随后默默盯着汤武:“汤老师,一千万批给你没问题,但,我希望伱能每隔一段时间,给我一组研究数据和项目进度报告,与此同时,这笔钱,要从陈总这边出……”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