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秦放翁的案件还有变数?《大苍守夜人》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苍守夜人 > 第256章 秦放翁的案件还有变数?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56章 秦放翁的案件还有变数?

“陈姐,你看!”绿衣跑到陈姐面前,献宝一般拿出一只小瓶子。
陈姐的眼睛亮如秋水:“相公写的词儿?”
“嗯……这就是春泪的新品牌,桂花味儿的……”绿衣道:“我们得赶紧回家,给桂花香水定型。”
“相公呢?”陈姐的目光投向绿衣后面,没见人啊。
绿衣撇撇小嘴:“他刚刚收获到一个小美人,带到义水北滩那边去钻花丛了……我看在他写的这词儿的份上,才原谅他的,你别撩我啊……”
陈姐噗哧一笑,空中人影划过长空,乃是杨知府。
杨知府目光落在江中的水车上,脸上全是激动之色:“巧夺天工,巧夺天工,如有百台水车并列入江,四十里江滩旱情尽解……陈姑娘,这是你的奇思妙想?”
陈姐微微一笑:“这是公子画的设计图,小女子只是按图制作而已。”
“这小子……哦,不,林大人!林大人还真是每次来江滩,总有惊喜啊。”
两女全都笑了。
杨知府原来对林苏这小子那小子的叫得也挺顺口,现在开始意识到了,不能再叫小子了,人家是京官,京城监察使,虽然官位比他这个四品知府低一级,但依然可以算是他的上司。
就在此时,孙捕头从义水北滩那边过来,带来了新的消息……
海宁肥皂厂将搬迁到义水北滩,那边成立肥皂厂、木器厂,海宁香皂将升级,专营高端品牌,一盒香皂,可卖一两银子,听说这种香皂,连皇宫采购都得排队……
杨知府脸色直抽抽,惯用的口头禅又冒出来了:“这小子,挖我的墙角啊,这么好的厂子你给搬到陈州去了?”
作为一个心怀流民的父母官,他当然希望义水北滩那边也能风生水起,否则,他一个知府也不至于跑那边去帮人家建水库。
但作为海宁知府,他还是希望所有的好处都留在海宁。
这是一个死结……
陈姐轻轻一笑:“杨大人你也别纠结了,公子将厂子搬那边去自有他的考虑,海宁这边其实也并没有肥皂厂,无非就是林家后院拿几间房子作个小作坊,制作肥皂的原材料全都在那边,厂子做大,那边还是方便些……”
绿衣也安慰:“大人我帮你报仇!他把海宁的厂子挖到那边去,我把那边的花儿挖到这边来,香水产业很快就要扩大了,产量十倍提升,大人,你算个账,咱们海宁赚大了……”
杨知府想想也对,捏着胡子尖尖笑了……
关于香皂产业的提级,绿衣和陈姐是举双手赞成的,不管是什么东西,林家所在地都应该是最正宗最好的,白云边,林家最正宗,香水,目前只有林家生产,自然是正宗,肥皂,以前只是个小产业,林苏给崔莺玩玩的,现在京城肥皂厂一开,那边玩出了花儿,产业一下子做成了巨无霸,林家本土的肥皂边缘化了,有点不对味了,林苏将本土的肥皂升级,直接站位最高端,才是对的,不然的话,也对不起开创者这个地位啊……
这个觉悟,绿衣和陈姐还是有的。
但是,下一句话,绿衣就开始跑偏——
相公是不是但凡收一个小妾,就给小妾开辟一条财路啊?崔莺前天晚上才被他玩,今天他就来这么大个手笔,将这妮子的肥皂作坊升了个大级。别人玩女人花钱,咱家相公玩女人赚钱,按咱相公找女人的进度,我觉得林家的产业未来可期,覆盖九国十三州那是指日可待……
陈姐横她一眼,九国十三州?你怎么不把妖族、无道深渊算进去?无道深渊还有个龙儿,妖族有个小九,她还在你胳膊上还点了个守宫砂呢,你忘了?……
绿衣怔怔地看一看自己的胳膊,对啊,自己胳膊上原来还点了个守宫砂的,是小狐狸点的,这会儿没了,小狐狸要是过来,会不会发毛啊?
陈姐把制作水车的方法传授下去,就跟着绿衣返回了林家,她们有一个重要工作要完成,那就是给桂花香水定型。
每种花朵儿,香味是不一样的,需要选择最适合的一种推出去,以前,是她们加暗夜共同定型,目前暗夜不在,她们将秋水画屏拉了进来,让她参与评定……
秋水画屏在香水这条产业链上,其实也是有她的地位的,香水瓶上的素描,全是她亲笔画的,绿衣让她参与进来,她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一时短路,兴冲冲地答应,但答应了之后,她突然有了些许不对劲……
身为林家阁楼客,她对林家的事情最是清楚,其中包括绿衣的“沦陷”,绿衣因为参与了香水全流程,主动将自己给扒了,送到他的房间,现在自己也参与进来?
这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坑啊……
我还是留一手吧,我不参与全流程,我就闻个味儿,闻个味儿不至于非得将自己给扒了,送给他玩吧?
嗯,底线确定了,上!
崔莺在义水北滩也开始风风火火了,带着陈瑶等人展开了两个厂子的启动大业。
满江滩的人都可以帮她作硬证,她真没有跟林苏钻树林……
林苏呢,一惯作派拿了出来,让邓伯安排几个人保护崔莺,自己溜了……
义水北滩,目前正是繁花似锦的时候,百里丹桂飘香。
这还只是开始,明年春季,其他的各种花儿全都会开,到那个时候,这里,将是人间乐土,单以卖相而论,还真的比海宁江滩更美。
漫步花丛,他意气风发。
脚下一点,他穿过义水北滩,重新回到海宁江滩。
他第一眼就看到了水车,刚刚建成的水车旁边,杨知府在那里左看右看,又是开心又是好奇,江滩之上,几十个木匠同时开工,正在建造新的水车。
天下大旱,水车就是当前江滩最需要的东西。
林苏空中一渡,杨知府抬头了:“三公子,来来来,将你的好酒拿出来,咱们喝一杯……”
孙捕头和其他几个人都乐了,找凳子的找凳子,拿菜的拿菜,很快,他们两个大人坐在了水车边,喝上了……
两位大人喝酒,自然不只是喝酒,还谈事。
从曲州知州秦放翁谈起……
秦放翁已经押入了天牢,秋后问斩。
曲州新换了个知州叫杨德,虽然这杨德跟杨知府都姓杨,但并不是本家,相反,人家跟秦放翁本质上就是一路人。
此人原本是礼部侍郎,下放当这个知州,乃是镀金——先把级别提起来,回京后乃是尚书级别的人选。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