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以防万一《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842章 以防万一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842章 以防万一

维也纳,美泉宫。
弗兰茨对此时即将发生的事情一清二楚,这些年来皇宫的卫队人数从八百到两千,再到此时的八千,防卫力量是历史上的十倍。
维也纳的老城墙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弗兰茨的店铺和工厂。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防止起义者以此构筑街垒,又能在必要的时候炸毁在皇宫和贵族区附近形成一条隔离带作为最后的防线。
此时的城防军和历史上的人数没有太多变化,但是剔除了老、弱、幼在阿尔布雷希特的调教下已经完全成了一支战斗部队。
这是一支由两万名贵族组成的军队,拿着全奥地利帝国最昂贵的装备,尤其是在经历过温斯特事件和禁毒行动之后人员的战斗意志有了很大的提升。
此外在维也纳附近奥地利军队还布置了十万的卫戍部队,这个规模也远远高于历史同期。
最主要的是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奥地利帝国的经济依然向好,农民并没有歉收也没发生大规模的农民逃亡事件。
维也纳城内并没有聚集大量难民,也没有太多的失业工人。民众总体来说属于一种比较过得去的状态,至少没有人到活不下去的程度。
由于经济的影响,确实有少部分工厂和商人破产,但是规模很小。相比英法一年破产上千家公司,平均每个月就有上百家公司破产。
奥地利在1847年12月份只有7家公司破产,其中有两家还是因为作假帐被弗兰茨抄了家。
同年12月份巴黎为104家,伦敦为97家,普鲁士为61家,俄国为28家,不过俄、普之所以少主要是因为公司也少。
铁路交通的发展,让整个奥地利帝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事实上如果维也纳发生叛乱一到两天时间各地驻军就能赶到,这让叛乱的成功率和可行性大大降低。
理论上讲此时维也纳发生起义缺乏必要的阳光、土壤和水分,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弗兰茨还是做了第二套方案,那就是蒂罗尔这个避难所。
北蒂罗尔地区四面环山毫无疑问的易守难攻,而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蒂罗尔地区有基础的农业和工业。
另外这些年在弗兰茨的特殊照顾之下,工农业基础要比历史上强得多,还有全奥地利最大的兵工厂和武器开发部门。
历史上蒂罗尔也是在风暴之年中奥地利帝国唯二没有发生叛乱的地区,另一个是加利西亚。
将人送去蒂罗尔也有很多名义,毕竟此地山清水秀临近阿尔卑斯山十分适合养老、度假、休闲。
那些文人、艺术家、皇室成员对此地并没有什么抵触,弗兰茨随便发个邀请就能过来。
难处理的是奥地利的那些科学家们,除了一些搞生物和地理的大多数对于山山水水没什么兴趣。
他们此时还处于人定胜天的阶段,完全就没有停下来欣赏美景的心情。
另外蒂罗尔的实验室也达不到维也纳实验室的水平,这就让那些搞科研的更加反感。
尤其是巴贝奇的设计,全都是精密零件,重达几十吨的三位一体分析机,运输倒是可以用火车分开运送。
但是组装却是大麻烦,更要命的是那些精密仪器受不了颠簸,微小的偏差都会让实验数据谬之千里。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