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评价两极分化的意大利人《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784章 评价两极分化的意大利人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784章 评价两极分化的意大利人

其实人站得越高,看得也就越远。但这不见得总是一件好事,比如此时梅特涅亲王就高估了所谓意大利人这个群体。
不禁让人有些感慨,那个曾经信誓旦旦要把意大利变成一个地理名词的梅特涅亲王终究还是老了。
相比意大利人这个称呼,威尼西亚人、伦巴第人、托斯卡纳人、帕尔马人、卢卡人、摩德纳人、罗马人、西西里人、撒丁人这些称呼更容易被意大利人所接受。
他们由于千百年来的地理阻隔,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习惯,甚至就连语言也出现差异。
历史上意大利政府从1870年开始意大利语现代化进程,推广图斯坎尼方言(也就是佛罗伦萨方言或者说托斯卡纳语),用了一百二十年的时间才解决了语言问题。
意大利的南北矛盾直到今天还存在。不过让这些家伙在北意大利地区高度集中还是不妥,毕竟谁都不知道最后会不会和炼蛊一样,搞出什么新问题。
弗兰茨想到的就是让其向的黎波里转移,毕竟未来这里会很重要,而且当地人口数量严重不足,别说发展,就连基建都搞不定。
其实还有一点,那就是卡拉曼利家族表现出的执行力和统治力都远没达到弗兰茨的预期。
让他们统治这块区域实在是有些低效到浪费的程度,而北意大利有的是水手和码头工人。
实际上意大利城邦也有商业传统,所以弗兰茨觉得计划可行,他的第一步计划是从1846年开始到1850年准备向的黎波里地区移民三万人。
其实更早的时候就有移民计划,不过靠自然移民实在太慢,第二次土埃战争结束之后到1846年奥地利只有不到2000人移民的黎波里。
相比的黎波里,隔壁突尼斯的自然环境要优越得多,毕竟曾是迦太基文明的发源地。
不过现实是英、法、撒丁、甚至美国都在其中插了一脚,哪怕是突尼斯曾经以强盗的身份对的黎波里做了两次尝试性的进攻,奥地利一方也只能当作寻常的盗匪事件处理。
所以突尼斯这块地暂时就不要有想法了,除非某一天和其他列强达成了某种协议,又或者爆发了某种大规模冲突。
至于征召意大利人入伍这件事,弗兰茨保持观望态度。
因为此时奥地利国内对于意大利士兵的评价两极分化,一部分人和后世人持相同的看法,觉得意大利士兵缺乏战斗意志和战斗素养。
永远低迷的士气、服从性差得惊人、无组织、无纪律,行军像远足,打仗像赶集,总之他们不像是一支军队。
除此之外意大利人也是军队中最喜欢拉山头的一批人,经常搞秘密结社,把智慧和力气都用在逃脱军法制裁和对付自己人身上。
另一部分指挥官则认为意大利士兵吃苦耐劳、多才多艺、主观能动性较强,具有牺牲精神。
其实意大利士兵没法一概而论,但最起码他们是不错的厨师和后勤部队,以及出色的猎兵。
弗兰茨觉得之所以会出现一些过于离谱的情况,主要是过分强调人文主义,让他们缺乏团队精神和纪律性。
同时也缺乏认同和共识,因为自古罗马陨落之后,意大利地区一直都是城邦割据状态,地理分割现象比德意志地区还严重,并且长期缺乏真正的威胁。
最后一点,那就是意大利人经常遭到歧视,他们的军饷往往比其他民族更低,而且还无法按时、足额发放。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