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合则两利,斗则俱损。《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355章 合则两利,斗则俱损。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55章 合则两利,斗则俱损。

维也纳,美泉宫。
英法走向对抗是弗兰茨非常愿意看到的,毕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当中间商二道贩子之类的最赚钱了,不信可以去看美国的发家史。
为了能让英法走到今天这种局面,弗兰茨可是花了很多心血动用了不少财力,但更多的只不过是在英法之间制造嫌隙,让双方无法再轻易达成合作。
毕竟此时的英国过于强大,在世界范围内收获了众多粉丝,造成很多国家的高层都是亲英派。
这种夸张的政治影响力就让弗兰茨十分头疼,为此他必须削弱其影响力,否则根本不用打仗,刚一上谈判桌英国就有了五分胜算这还怎么玩?
为此这一战必须打,否则英、法还会发现一个“客观规律”,那便是只要他们达成一致就能瓜分世界。
此时的世界美国离它的时代还太遥远,俄国依然被困在黑海的澡盆之中,普鲁士的海军如同玩具一般。
葡萄牙和荷兰的海军虽然起步早,但是上限太低,而且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至于瑞典王国人口和位置所限,他始终只能是一个理论强国而已。
奥斯曼帝国海军曾经是近东地区的霸主,但是经过两次重创已经是日落西山,理念更加落后于时代,是这个时代还在继续开发风帆战列舰的少数国家之一。
奥地利帝国此时倒是有钱、有技术、还有海战专家,但是亚得里亚海将其上限限制得很低,此时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只要想随时都可以将其封锁,剩下的不过是代价大小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两分天下的局面出现,弗兰茨不得不高强度地琢磨如何将其拆散。虽然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英、法瓜分世界的局面,但此时从客观实力上讲,他们确实有这个实力。
瓜分世界?听起来可笑而荒唐,但实际上早在1493年开始,西班牙和葡萄牙就在教皇的见证下先后制定了《教皇子午线》,并且签订了《托德西拉斯条约》、《萨拉戈萨条约》,两牙成功瓜分了世界。
虽说它们最后都走向衰落导致瓜分世界的协议失效,但也证明了瓜分世界并非不可能。
殖民和工业是这个时代的两大主题,如果奥地利放弃了海外路线,那么结局和上限都不会比历史上的同盟国好多少。
布宜诺斯艾利斯,总督府。
和煦的晨曦,照在人身上懒洋洋的。
布宜诺斯艾利斯,这座拉普拉塔总督区最发达的城市,如今却少了些烟火气。
胡安·曼努埃尔举起了反对罗萨斯(现任总统)的大旗,胡安·曼努埃尔在阿根廷南部很有号召力,再加上罗萨斯的残酷统治早就让他人心尽失,很快除了南部七省以外一些北方的省份也发生了叛乱。
阿根廷一共24个省,但当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省份。
罗萨斯先是派出了一支2000人的部队去尝试击溃叛军,结果由于长期欠发军饷,所以导致派出的军队临阵倒戈。
然后,罗萨斯就陷入了混乱之中,他连续下达了很多自相矛盾的命令,一面命令围攻蒙得维的亚的军队必须在一个星期内解决战争,另一面要求他们在三天之内回援布宜诺斯艾利斯,同时又向乌拉圭发出求援信,请求对方帮助自己平定叛乱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