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当朝最大的权臣《我岳父是李世民》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931章 当朝最大的权臣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931章 当朝最大的权臣

“陛下说笑了,我们骊山可不敢将人碎尸万段。”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玥,叮嘱道:“玥儿,朕知道宗室那些人靠不住,不论是李佑还是李元昌,也亏得骊山能够主持这些事,才不让他们一错再错。”
李玥躬身道:“父皇是女儿的亲人,这些事都是女儿该做的。”
“亲人……”李世民苦涩一笑,“朕经历的太多了,你们还年轻,有时朕不知道这些亲人还有谁能靠得住,现在想来也只有你与张阳了。”
拍了拍张阳的肩膀,他又道:“你是个好孩子。”
几个宫女端来的饭食。
李世民坐下来,“朕这些天一直在用药,孙思邈说用药的时候不能喝酒,这是大忌,朕还想多活几年,便不饮酒,你尝尝菜吧,不知道宫里的厨子手艺如何了?以前你总是很嫌弃的。”
张清清也不顾礼节,抢先拿过筷子吃了一口,“嗯,很好吃。”
李世民没什么血色地嘴也吃着菜肴,满意地点头,“好太多了。”
李玥吃着饭食又默不作声了。
张阳吃了三两口,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陛下要怎么样才能去骊山养病?”
“再等等。”
“等多久?”
“等到朕可以放心的时候。”
张阳干脆坐到了这个皇帝的身边,目光看着他,“若不放下眼前这些,陛下永远不会放心的。”
意识到此刻的氛围不好,张清清神色多了几分紧张,爹爹多半要生气了。
“你说朕去了骊山,这么多的国事要怎么办?”
“交给太子,交给满朝文武。”
“现在的太子还不够成熟,他的经验与处世能力还不够。”
“你一味地坚持,到最后这世上没人能达到你这个天可汗的要求!”张阳的语调高了几分,接着道:“谁都有能力不足的所在,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能让天可汗觉得完美。”
听着张阳咄咄逼人的话语,李世民淡淡道:“张阳啊,你就很好。”
“太子不是我,我也不是太子。”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又轻咳了一声,“是呀,你不是太子,太子也不会成为像你一样的人。”
“太子如有不足,也可以斧正,况且你也只是去骊山养病,若是病情得到缓解,你可以回来。”
李世民低声道:“你帮朕一件事。”
张阳反问道:“帮陛下做了这件事,就可以去骊山养病了吗?”
李世民缓缓点头,“你任太子少师,领宗正寺卿,帮朕肃清宗室。”
“说话算话。”
“朕说话算话。”
张阳又与皇帝说了很多,一家人陪着到了皇帝夜里,这才离开。
旨意当晚就出来了,骊山县侯任太子少师,领宗正寺卿。
旨意一出朝野震动,这张阳一来长安城就任职太子少师,如今陛下病重,太子监理国事。
陛下是要张阳做下一个储君辅政大臣?
要说这等事落在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头上都可以,偏偏给了张阳。
当得知陛下病重,放眼现在的皇子,太子的地位依旧牢不可破。
更不要说晋王李治在这个关头出去游历,魏王李泰还在骊山,人也不在长安城。
其实早有预料,当张阳任职尚书左丞开始距离相位就很近了。
朝中还有一个中书省的中丞。
那时候张阳的头上,还有郑公,房玄龄,长孙无忌压着,与岑文本平起平坐。
上一任的太子少师郑公,他已过世。
位置空悬,很多人都觉得下一个太子少师多半就是房玄龄或长孙无忌。
没想到在这种关头,陛下将这个位置交给了张阳,这是何等的信任?
一旦太子登基,骊山的地位会更高,张阳距离位极人臣已近在咫尺。
长安城的夜里,孩子们还在熟悉这个院子。
从宫里回来之后,李玥情绪一直不高。
张阳低声对她道:“我再帮你父皇一次。”
李玥低声道:“父皇身边需要有人站出来,太子不行,他不善决断。”
“这大唐一定要好好的呀。”
李玥手里拿着用牛骨做成的牙刷,低声道:“原来它一直都在窗台上。”
张阳道:“我找了好几次,还以为在骊山丢的,没想到一直在家里。”
翌日,天还没亮的时候,张阳就睡醒了,穿上久违的官服。
张清清带着弟弟正在刷牙,好奇道:“爹是要去上朝吗?”
“嗯。”
张心安欣喜道:“孩儿也能去吗?”
话刚说出口,又被姐姐一眼给瞪了回来。
天边刚露出一缕晨曦,张阳出了家门。
长安城内的清晨还显得寂静,这里的空气没有骊山上这么好。
街道上可以零星看到三两个行人,张阳一路走到朱雀门前,就见到许敬宗。
看到张阳,他笑着迎上前,“县侯,下官实在是想不起来上一次见到你是什么时候了。”
张阳又见到了后方的李义府,袁公瑜,上官仪,狄知逊。
朱雀门还是老样子,这里没什么变化。
站在门前,注意到四周有不少的目光看向自己。
岑文本赶着朱雀门打开的时辰迟迟而来,跟上了脚步,“没想到,县侯现在是太子少师了。”
张阳道:“我就想要退休了,总觉得退休得越晚我距离人头落地的那天就越近。”
岑文本不解道:“人头落地?”
“官位越来越高了,我心里就越发不踏实,我怕控制不住我这一身的浩然正气。”
“县侯讲话真有意思。”
众人走入承天门,张阳同样注意到了长孙无忌,远远朝着他一笑。
今日的早朝还是在太极殿,早朝是由太子与房相主持。
“文本兄,我这个太子少师要站在什么位置。”
没等岑文本开口,长孙无忌便道:“老夫身侧。”
“多谢赵国公指点,我这多年不来上朝,这朝中的规矩也忘得差不多了。”
长孙无忌手执笏板,闭眼站立着没有说话。
见他不搭理自己,张阳也不说话了。
不多时,太子来了,群臣行礼今天的早朝开始了。
各部汇报着事宜,有人站出朝班,“殿下,臣弹劾骊山县侯唆使京兆府上官仪,以侵占田亩之由捉拿三县县慰,目无王法,权势滔天!”
“你放屁!”李义府怒道:“侵占田亩是事实!”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