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天可汗的作风《我岳父是李世民》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429章 天可汗的作风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429章 天可汗的作风

李泰啃着鸡爪口齿不清地说着,“就是这几天没有一顿想要的饭食。”
婶婶夹了一些菠菜放入李玥的碗中,菠菜都是自家种的。
李玥慢条斯理地吃着饭食,目光看着远处的田地,粮食都收上来了,现在看起来田地空荡荡的。
大快朵颐了一番,桌上的菜已经所剩无几。
还剩一盆菠菜,张阳夹起一根自顾自吃着。
“姐夫,那人已经前往洛阳了。”
张阳吃着饭菜点头,“银钱上还够用吗?”
李泰点头,“够用,到现在为止只有五个人上钩,而且他们买的白糖都不多,我都让我的那几个侍卫加紧做白糖了,岭南的蔗糖今年又送来不少。”
看姐夫如此镇定自若,李泰擦了擦嘴,“听说卢承庆被抓了?”
“人证物证都有,还背着一家五口的人命,刑部都不用审了。”
“他不敢来,让一个会说关中话的人来使长安,比我们晚一天就可以到。”
“当初分别,现在一看泥孰可汗瘦了。”
张阳带着媳妇离开的时候,李泰这小子还故作好学的模样,向老先生请教书法。
看李渊写的正是武德二字。
快步走到城门前,许敬宗哆嗦着身子,将身上的雪抖落看向远处的一支西突厥兵马正在风雪中,朝着这里而来。
“陛下,郑国公与徐御史求见。”
也不知道老人家是在告诫人要讲武德,还是在纪念他的武德一朝。
“皇爷爷,人来了。”
这还怎么找?
褚亮感觉自己这个大理寺少卿做到头了,这该如何向陛下交代。
走过田埂,便是村中新建房屋,门前有三两侍卫和侍从守着就是李渊的房子。
“那便试试。”
在街头巷尾中,屋檐下还有些许人间烟火气。
“多谢孙神医。”张阳又是问道:“我们平时生活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是……是吗?”泥孰很是错愕。
太监将奏章递到李世民的桌案上。
他吃力地坐起身子行礼,“见过县侯,公主殿下。”
魏征先是行礼,朗声道:“陛下,可以尝试。”
外交院的三位侍郎走出羊肉铺子,一群外交院的文吏也跟上。
“魏王殿下人不大,倒是会栽赃我了。”
殿内是孩子们的嬉笑声,这是徐慧第一次来宫中,年龄相仿的孩子很容易就能玩到一起去。
秋日最后的一缕暖风也离开了关中,日子转眼到了十一月下旬,一场大雪落下,繁华的长安城好似就要淹没在大雪中。
这种人可不能小觑,外交院不做养虎为患的事情,更不会坐视此人发展下去。
他这个时候与欧阳询一起执笔正写着字。
李世民在冷空气中长出一口气,化作一团白雾,“又一年过去了。”
“罢了,就让外面的士族中人去议论吧,这些天有不少人来信说是老夫被伱软禁在了骊山。”
“陛下不会明年就要把长乐公主嫁出去吧?”张阳冷不丁问道。
当初泥孰孤身一人带着外交院的重任与信件离开长安城,一个人长途跋涉回西突厥。
张大素急匆匆而来,“泥孰可汗到了。”
出了城还要去什么地方找这些人的踪迹。
“带了不少果干,给诸位尝尝。”
她自言自语着,这也是她的目标。
以现在外交院掌握的情况,此人在西突厥拉起了一支近万人的兵马与肆叶护对抗。
张阳脸上的笑容凝固,缓缓扭头看向李泰。
又向老先生和太上皇行礼,张阳解释道:“我是诚心希望老先生来骊山养老,我们骊山的空气环境都是最好的。”
“嗯,陛下英明。”
当初派去高句丽的人也是他选的,现在人都已经到了高句丽还能有什么好说的,把高句丽王的儿子给揍了,现在还能在高句丽活着算他命大。
张大象冷眼旁观着泥孰与许敬宗之间的谈话,聊得很是熟络,分别一年未见很是亲近。
立政殿,李世民和张阳坐在屋檐下看着这场大雪。
“难不成世风日下,他们还打算围攻骊山不成?”
也难怪当初程咬金会说长安城妖风阵阵,现在看来此言不虚。
小偷小摸的事情倒也没有,一来就这么棘手的案子。
说着话,孙思邈这怪老头又在摇椅上躺下来,享受着此刻的温暖。
“确是许久未见了。”泥孰翻身下马行礼。
“此话怎讲?”
李玥把碗筷重新放入食盒,再回头一眼,俩人带着小熊已经在村子里了,小武在给她介绍着村子的事物。
张阳深吸一口气,“还有这等事?”
李渊还在端详着自己写出来的字,“朕的这些字如何?”
“程咬金说最近长安城闹耗子。”
这些家伙提前有安排,一起动手,一起抓人,再是迅速离开长安城。
又是张阳,还是他!
“老夫对外送信出去了,说是来骊山暂住几日。”
孙思邈抚须道:“倒也没有特别的,避生冷,每日要有走动,只要公主殿下身体养好,生孩子的时候才有力气。”
孙思邈笑道:“要多生孩子,那便要注意身体,切莫着急,公主殿下也还年轻,有了第一个孩子,四五年后再有第二个才是最好。”
许敬宗一口气将碗中的羊肉汤喝尽,整了整衣衫重新戴好官帽站起身。
“当真?”李玥好奇道。
之前抓人来大理寺的家伙早就不在长安城了,走得很干净。
打开奏章看着其中的内容,李世民颔首道:“御史台希望加大查问之权,还要联合坊间一同检举?”
李世民皱眉道:“那些银钱到底去哪儿?那些盗匪也不见了。”
真该趁着这小子还小的时候,把他掐死。
比之六部中其他府衙都是着装正经官服,外交院的这些人看起来多少有些不伦不类。
宫里,李世民听着褚亮禀报卢承庆事宜之后的安排。
别看他现在老实,其实在魏王殿下人生中这段并不漫长的青葱岁月,写满了是是非非。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