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狭隘的天可汗《我岳父是李世民》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367章 狭隘的天可汗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67章 狭隘的天可汗

一匹匹快马离开长安城,朝着陇西方向而去。
边关的战事形势一变再变,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先是说松赞干布带着至少十万兵马攻打松州。
之后又有说牛进达将军带兵就要守不住松州。
再有说松赞干布要撤兵了,吐蕃的后方被人抄了。
在李世民下旨让牛进达活捉松赞干布的三天后,又是一份急报送入长安城,李大亮将军驻守河西走廊围剿松赞干布所部,截住了至少三万兵马。
本以为这是护送松赞干布的大部兵马,没想到扑了个空。
还有在高昌的侯君集已经做好了反扑的准备。
三路人马一起围剿,半月之后牛进达的军报再次送入朝中,松州是保住了,但还是让松赞干布跑了。
这一战打得也快,尾声也来得快。
军报一天一个样,先前还忧虑边关形势,大唐甚至都没有出动李靖,李绩,尉迟恭这些大将,从开战到如今三月,只是一个月的时间,形势反转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松赞干布在前方打仗,到底是哪路兵马把他们的老家给抄了。
松州一战让吐蕃人很是狼狈,现在正是进退两难的时候。
松赞干布带着兵马意气风发要来攻打松州,谁能料到后方的逻些被人给抄了。
这导致松赞干布手中的众多吐蕃勇士心中牵挂后方,纷纷要撤走,着急回去守家。
军心一旦乱了,松赞干布的吐蕃兵马本就是东拼西凑的,一乱全乱,进退两难,只好再派人去长安。
张阳修砌着围墙,耳边是李泰的讲述。
骊山的山风吹过,时节已入春,也暖和了不少。
“几次三番劝告,不要冒进吐蕃地界,终究还是没有听我的。”张阳摇头叹息。
“先前吐蕃何等嚣张,眼下正要还以颜色,边关众将与父皇也是为了民意着想。”
打量着自己刚刚修好的一面围墙,张阳忧心道:“穷寇还莫追呢,为了一时意气也不能让边关将士深入吐蕃。”
看李泰还站在原地,张阳指了指远处木桶,麻烦魏王殿下把那边的木桶提来。
李泰闻言想要提起这个木桶,吃力之下差点闪了腰,没想到这一趟砂泥这么重。
“最近魏王殿下也很清闲,不如帮我打打零工,我一天给五十钱。”
“五十钱?”李泰不屑又嫌弃,“本王像缺这么点钱的人吗?”
“魏王殿下确实不缺钱,帮我建房子既能减肥又能挣点零花钱不好吗?”
又是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形,李泰惆怅道:“去年刚瘦了一些,今年又胖起来了,实在无奈。”
减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按照李泰现在的德行三天打鱼两天嗮网能瘦就怪了。
两人一起刷着墙体,张阳好奇问道:“魏王殿下现在每天在家里做什么?都不坚持运动了?”
“哈哈哈!”李泰干笑着挠了挠头,“平时回府看看账目和府中的下人下棋,闲着没事自己发了点麦芽做糖吃。”
“还自己发点麦芽给自己做糖吃?”
“嗯,家里经常有准备麦芽,每次麦芽发出来便剪下来做糖吃,现在府中还留着不少糖。”
李泰神情淡然地说着。
吃东西方面也由着这个小胖子了。
只要他不酗酒什么都好说。
李玥和小武就在不远处,俩人正烧火玩,还烤了几只叫花鸡回来,一家人便坐在新家刚收拾好的地基旁吃着饭食。
啃着一只鸡腿,李泰纠结道:“姐夫,咱们的肥皂生意现在都快无人问津了,之前的香皂也不好卖了。”
张阳点头道:“正常现象。”
“唉,风光不在了,什么时候还能再风光一次。”
“会有的,不用着急。”
“当真?”
“那是自然,这一天不会太远的。”
李泰重重点头。
听着俩人的对话,李玥心中无奈,青雀对夫君越发言听计从了。
长安城风风雨雨,边关的形势每天都在变动。
图书馆有两层楼高,骊山的行宫的面积本来就大,有充足的面积可以利用,打算再建个泳池在另外一个山头,再修一条路通往这个山头,嗯。
看着自己的新家设计图,张阳又觉得生活美好了几分。
帮了一天的忙,李泰也累得够呛。
草长莺飞二月天。
一匹快马到了长安城前停下,带着军报而来的士卒大喊,“吐蕃急报!”
城门的守卫看到对方的令牌当即让开路,生怕有什么耽搁。
宫里,刚刚下了朝的李世民听着李孝恭对宗室的安排。
“陛下,给宗室的月例一年比一年少,宗正寺内的言语还挺多。”
“朕知道,只是朝中用度紧张,能给的也不多。”
君臣兄弟谈着话,侍卫急匆匆来报,“陛下!吐蕃急报!就在殿外。”
李世民把心思收回来,朗声道:“送进来。”
从西域一路赶来的士卒进入殿内单膝跪地,“陛下,吐蕃急报,苏定方将军和李道彦将军攻打逻些。”
李孝恭连忙接过军报递上。
按说苏定方和李道彦此刻应该和阿史那一起在征战西域才对,怎么吐蕃军报会从西域传来。
由不得多想,李世民打开军报看着上面的内容,苏定方将事情前因后果写得很清楚,包括当初张阳和许敬宗是如何规划的。
看完这些,李世民沉声道:“把张阳给朕带来。”
“喏。”殿前的侍卫急匆匆去找人。
小半刻之后,侍卫又跑了回来,“陛下,张尚书已经回家了。”
“回家?”李世民来回踱步,这才想起来张阳这些日子根本就不过问公务,每天都去骊山建房子。
他建个新家难道比朕的设计还重要。
这可是朕的社稷!
又是想到当初他与朕因为高昌的事情讨价还价,为了社稷和千秋大业已经对他一忍再忍。
三千万万贯,朕有生之年一定要还他!
此生不还非好汉!
“陛下,末将可否去拿人!”
李世民缓缓点头。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