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浑水摸鱼《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浑水摸鱼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二百四十一章 浑水摸鱼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贴木哥汗,您不是在拿在下消遣吧?”
“萧某之所以杀掉对方的探子首领,将‘燕王’郭默引到平州城来,就是为了纳一份‘投名状’啊!”
萧矩显得有些激动,自己忙活了半天,难道在演给瞎子看吗?
不仅得不到蒙古人的支持,还平白无故地,得罪了大宋如日中天的“燕王”殿下?
“贴木哥汗,属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贴木哥还没来得及再次拒绝,站在营帐出口的速不台发话了。
这几位西域人跟贴木哥的谈话,他一字不落地全听了进去。
萧矩觉得这是个好机会,速不台同样觉得,这或许是自己一个翻身的机会。
“哦,速不台,你有什么想法不成?”
贴木哥虽然拒绝了萧矩,但不表示他不想除去郭默。
郭默的表现,已经深深地震撼了贴木哥,如果蒙古铁骑想要踏平中原,平金灭宋,这个郭默迟早是要铲除的。
“贴木哥汗,郭默虽然厉害,也并非三头六臂,他既然做了大蒙古的敌人,将之铲除是早晚的事情。”
“现在,如果能够将他诱进平州城,再想办法将其击杀,总比将来对阵沙场来得容易。”
“更何况,我观萧先生必然是世外高人,未必对付不了区区一个郭默,萧先生,您还有别的力量吗?”
速不台不停地给萧矩使眼色,那意思是,我把话都给你递到位了,就看你接不接得住了。
“贴木哥汗,在下此行,还带有十几名好手,其中不乏一流境界的高手,而在下的身手跟‘西毒’欧阳锋,也在伯仲之间。”
“如果能将‘燕王’郭默诱进平州,先由我们的人来对付他,待此獠力穷之时,贴木哥汗再派精兵杀出,定当一击得手。”
萧钜信誓旦旦地说道,仿佛已经看到“燕王”郭默,束手就擒,匍匐在自己的脚下摇尾乞怜。
帅帐里鸦雀无声,谁也没有再说话。
贴木哥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着,思索着其中的厉害关系,最后看了一眼萧矩,又瞅了瞅一脸渴望的速不台。
“也罢,既然萧先生盛意拳拳,速不台将军也兴致勃勃,本汗要再不答应,就有些扫大家的兴致了。”
“这样,速不台你还统领你原来那一千余人,本汗再调给你四千蒙古铁骑,共五千人马。”
“你配合萧先生的人,尽量在郭默进入平州城之前解决掉他,而本汗率领一万人马,在平州城等你们的好消息。”
贴木哥还是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如果五千多人还解决不了郭默,那到时候只好把这个罪过扣在你的头上了。
一个“私自调兵”、“以权谋私”的罪名,也许是给郭默最好的交待和解释。
当然,贴木哥还是希望萧矩和速不台能完成任务的,就连萧矩和速不台自己,都不觉得五千多人还对付不了郭默,除非他没有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平州的贴木哥众人,正在计议铲除郭默的时候,坐在中都金国皇宫的成吉思汗铁木真,正在发愁呢。
拖雷要求增兵的军报,已经接到第三封了。
不是拖雷和哲别打得不好,而是打得太好了。
打下的高丽城池大大小小已经二十多座了,但是,拖雷却不敢分兵驻守。
本来,他和哲别就带了三万蒙古铁骑,几十场战斗打下来,也折损了两千多人,这已经算是很可观的战绩了。
二十多座城,就算一座城驻守五百人,也需要留下一万多名军士。
那么,剩下的一万多人,还能继续攻城拔寨吗?
高丽国再不济,十几万人马还是能凑出来的,尤其越深入高丽国内,这种越境作战的困难明显增加。
因此,拖雷和哲别商量之后,暂停了军事进攻。
只把蒙古军分为两部,拖雷和哲别分别统领一万多人,驻扎在两个较大的城池。
拖雷的想法很简单,要是能有一两万援军,哪怕战力差一些的,能在后方驻守就行,不用浪费自己的战兵。
如果等不来援军,他也想好了,就只固守已经占领的高丽三分之一的领土。
他已经在执行自己的战地政策,而且这个政策居然还是哲别提议的。
在蒙古的占领区,杀掉一半青壮年高丽男子,另一半青壮年直接沦为奴隶。
每一个蒙古军士按军功,分配两到五名高丽女子。
试看几年之后,占领区遍地跑的都是蒙古人的后裔。
甚至,在第三封军报里,拖雷都不再要援军了,只要是蒙古草原的男人就行。
铁木真也为难啊,他真的有些捉襟见肘了。
先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大儿子术赤和二儿子察合台,先后带走了四万蒙古铁骑,共计八万人马西征欧罗巴洲去了。
速不台又在西夏折损了两万兵马,拖雷东征高丽,也带走了三万兵马。
这两年来,在西夏和金国战场上,蒙古军也损失了四五万人。
尤其是中都一战,蒙古铁骑以不足七万人,对战金国一十三四万兵马,虽然打下了中都,此役将近折损三万人。
现在的成吉思汗铁木真,打下了中都,也住进了金国的皇宫。
他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奢靡的生活,而三儿子窝阔台,变着法儿搜罗各种美酒佳肴、奇珍古玩、妙龄少女,统统送到皇宫里去。
成吉思汗铁木真,坚决要召开“天下英雄大会”,一方面想招揽人才,也通过在金国曾经的国都召开此次盛会,来彰显大蒙古国的实力。
另一方面,他又何尝不是想暂缓一下进攻的节奏?
现在,聚集在中都附近的蒙古铁骑,除了铁木真自己的直属军队一万人马,就是窝阔台的两万多人,和木华黎的两万多人。
“窝阔台,你怎么看拖雷的请求?还有高丽的求和使节又来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铁木真将拖雷的第三封军报,递给了旁边的窝阔台。
“父汗,我觉得应当答应拖雷的请求,不过咱们可以做一些变通。”
窝阔台看完拖雷的军报,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老四啊老四,既然你那么喜欢高丽那个地方,当哥哥的一定会帮你达成所愿的。”
“哦,你有什么主意就快说。”
最近,成吉思汗对窝阔台的行为有些不满,或者说感觉他的吃相有些难看。
所有人,包括铁木真自己,都知道将来的汗位是留给窝阔台的,他居然还在下边做一些小动作。
“父汗,拖雷自己的部落,男女老少,也有五万多人吧?可以全部都迁到高丽去。”
“那里的气候和生活条件,要比蒙古草原好得多。这些人中至少能挑出几千人,用来驻守城池,维持治安是没任何问题的。”
“另外,拖雷高丽实行的政策非常好,三五年之后,也能多出十万甚至几十万蒙古人后裔。”
“父汗可以直接答应高丽人的求和,让他们将五万兵马先派过来,作为攻打金国的先驱,既能缓解咱们兵力上的压力,也能减少一下拖雷的阻力。”
“至于说,拖雷休养一段时间之后,又对高丽发动进攻了,那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了。汉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窝阔台说完,静静地站在一旁等着。
成吉思汗铁木真,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这个三儿子,内心却如翻江倒海一般。
“好啊,窝阔台你真够狠的,你这是要绝了拖雷在蒙古的根啊,将他永远地推到高丽去了。”
不过,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君主,成吉思汗很是赞成窝阔台的做法。
“窝阔台,就按照你说的办吧,另外再加一条,让赤老温率领五千蒙古铁骑过去,他以后就在拖雷帐下听令吧。”
赤老温跟木华黎一样,同为铁木真帐下“四杰”之一,也是多年的老兄弟了,一直护卫在铁木真的中军。
但是,最近一些时日,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将,仿佛有些不讨窝阔台的喜欢,总是想找机会给他使绊子。
铁木真当然心知肚明的,索性借着这次机会,直接把这位老部下调给拖雷好了。
“等高丽的五万人马到位了,差不多‘天下英雄大会’也结束,我们就能挥动十万大军南下,一举荡平黄河以北的金国军队。”
铁木真仿佛已经看到了饮马黄河的场景。
黄河?那条汉人誉为“母亲河”的地方,将成为我蒙古人放马的所在。
进入西夏境内之后,郭默和黄蓉又换成了西夏人的装束,尤其是黄蓉,还特意戴上一张人皮面具。
要不然,就她那倾世容颜,说不定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两人先到了康城,这也算是他们此行的必经之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现在的康城,早已大变了模样,比原来大出好几倍去。
以康城为中心,方圆百里都是完颜康“忠勇军”的防区,这一年来不断有金国的百姓来到这里落户。
小小的百里之地,人口竟然突破了二十五万,这在地广人稀的西夏,显得极其扎眼。
陆乘风的书信,早两天就到了完颜康的手里。
郭默这一招,还真挠到了完颜康的痒处。
来自于金国内部的供给日趋减少,别看是他老爹完颜洪烈在管着总后勤,但是需要支出的地方太多了,而完颜康又是越境作战。
中都城失守之后,金国的很多物资也落到了蒙古人手里,完颜洪烈自己手下那十来万人吃喝还是个问题呢。
更何况,完颜洪烈只不过是一路主帅,还做不到完全一手遮天。
完颜康的存粮,已经不足以支撑他的军队,吃到秋粮下来了。
“完颜将军,你看看这封信,可信不可信?”
完颜康把陆乘风的书信,递给了旁边的完颜陈和尚,这也是他麾下唯一的一员大将。
完颜康也算是有魄力,硬是砸锅卖铁,维持着完颜陈和尚三千编制的重骑兵。
“小王爷,末将以为无论可不可信,咱们都没得选择。”
“而且,末将早已派人打探过了,蒙古人在西夏的军队总兵力三万五千人,平州城里就有一万五千人。”
“其他的城池主要有五处,最多的不过六千人马,最少的只有两三千人。咱们只要吃掉他一个城池,就能解决眼前的补给问题。”
完颜陈和尚不是一个智者,但是,他是一个有敏锐战场嗅觉的人,他能够判断出哪些敌人更容易被拿下。
“你的意思是?”
“咱们将哨探放出去,一旦发现平州的蒙古军有异动,立刻将北边距离康城最近这处蒙古军驻地拿下。”
“他们只有不到三千人马,我带三千重骑兵,再派一万‘忠勇军’,旦夕可下。”
完颜陈和尚指着地图上一个所在,那是距离康城最近的一处县城,离康城也就不到一百五十里。
如果一旦拿下此处,康城的控制范围,就能向北、向东多增加两百里地。
完颜康看看地图,又看看斗志昂扬的完颜陈和尚。
“好,此处任务由完颜将军全权负责,注意控制人员伤亡,咱们的军士死一个就少一个,新征召那几千新兵,还派不上用场。”
原来,即便完颜康粮草不足,他还是在康城贴出了征兵告示,无论是哪国人都可以当兵吃粮。
整整征召了五千人,还在训练当中,估计守守城还勉强能用,真拉出去野战,完全没戏。
郭默他们在康城待了一个晚上,就联络到了西夏境内的“听风”,即便陆威被杀,之前银州城最早的“听风”组织,还能够独立行动。
还没等郭默起身往平州走呢,“敦武军”的先遣人员就赶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孟共一收到陆乘风的信件,就赶忙召集众将,这一分派任务,都争着抢着要去。
最后,还是资格最老的王坚拿下了任务,率领一千精锐,换上没有任何标记的战甲,连夜向北而行。
两天的路程,王坚硬是用了一天半走完。
到了太原府,连城都没进,只是派人通知了陆乘风。
陆乘风将手中的事务交待完毕,也带了二十名麒麟营精锐,向西追赶郭默。
由于两年多没跟老上司一起作战了,王坚有些兴奋,索性让副将带着大队慢行,自己仅率领五十骑,跟陆乘风一起在康城跟郭默汇合了。
“你这小子,怎么还是这么莽撞?连军队都丢掉了不管了?”
一见面,郭默就“狠狠”地训斥了王坚一番,虽然貌似他比人家王坚还小两岁。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